您好!欢迎访问www.leyu.com网站!

www.leyu.com工业烘干机

2021年打造全自动工业烘干机设备

首页 > 工业小型烘干机

聚丙烯出口着重关注四大市场

来源:www.leyu.com       发布时间:2024-07-29 19:56:06      浏览量:1

  我国聚丙烯处在新一轮扩能高峰期,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7%。截至2024年5月,我国聚丙烯产能已达到4000万吨/年,较2018年增长77.2%。在国内聚丙烯需求增速放缓背景下,供应过剩矛盾逐渐凸显。聚丙烯出口是缓解国内供需矛盾且保证企业利润的重要方法,国内生产和贸易企业积极开拓布局,使出口增长加速。未来,随着聚丙烯产能持续扩张,国内竞争加剧,出口有望持续扩大。那么,出口目的地在哪里?本文作出了分析。

  从全球来看,2019~2023年,全球聚丙烯(PP)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增产能2365万吨/年。

  2023年,全球PP产能10789万吨/年,较上年增加717万吨/年、7.1%;产量8873万吨,较上年增加456万吨、5.4%;消费量8660万吨,较上年增加358万吨、4.3%,消费量增速比2022年高1.9个百分点。虽然消费量增速低于产能和产量增速,但已明显高于2022年增速,说明疫情后全球经济向好,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消费大幅度增长,拉动PP消费。

  除东北亚是产能及消费热土外,近年来随着第五次产业转移,东南亚及南亚慢慢的受到关注,未来其聚丙烯需求潜力巨大。此外,非洲和南美近年聚丙烯需求也逐渐增加。随着东北亚聚丙烯产能逐渐过剩,未来向上述地区出口将是主要选择。

  聚丙烯的出口方向呈现多元化特点,主要涵盖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多个地区。在众多出口目的地中,要重点关注东南亚、南亚、非洲、南美四大市场。

  在亚洲市场,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尼等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备,对聚丙烯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成为中国聚丙烯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南亚地区,如印度、孟加拉国等,由于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和人口众多,对聚丙烯的需求日渐增长。这为我国的聚丙烯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非洲作为一个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对聚丙烯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此外,我国还与非洲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为聚丙烯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贸易环境和政策支持。

  南美是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出口的一个重要方向。南美地区作为新兴市场,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及消费升级等都增加了对聚丙烯产品的需求。

  东南亚是PP全球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2023年东南亚PP产能近872万吨/年、产量591万吨、消费量约630万吨、进口量约430万吨、出口量约392万吨,东南亚为PP输入地,净进口量约38万吨。

  东南亚PP供应大多分布在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和印尼,在东南亚PP总能力中的占比分别为29%、18%、18%、17%、11%,合计达93%。

  东南亚PP消费大多分布在在印尼、越南和泰国,占比分别为30%、27%和19%,合计达76%。

  东南亚PP消费以膜片为主,占其消费总量的35%;其次为拉丝和注塑,占比分别为31%和23%。

  未来几年东南亚地区将迎来一波扩能高潮,预计2024~2030年新增产能超过160万吨/年。2030年地区内PP供需缺口将在170万吨左右。

  未来东南亚PP在编织制品领域的应用量增速将快于其他领域,在其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呈增长态势,其他领域占比呈下降或稳定趋势。

  东南亚聚丙烯消费大幅度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其正经历人类工业第五次产业转移,即由中国大陆向东南亚及南亚转移。追求比较优势是驱动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于市场、成本、技术、政策、自然资源等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引发产业转移。东南亚有将近7亿人口,50%年龄在30岁以下,互联网普及率75%,据谷歌、贝恩、淡马锡联合报告预测,如果将东南亚视为一个整体,2030年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但不同产业的转移驱动因素存在某些差异。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等低端要素成本较为敏感;采掘、冶金等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倾向于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电子信息等区域协作型产业倾向于向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优势地区转移;汽车制造等市场导向型产业由于运输成本高,靠近市场需求生产特征明显,倾向于向市场需求较大的地区转移。近些年,我国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部分产业和部分环节在全球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以纺织服装、鞋靴、旅行箱包、电子通信部件组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餐饮、原材料、矿物燃料等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链,呈现出较强的外迁趋势,这属于必然趋势和正常现象。而这一趋势大幅拉升了当地聚丙烯的需求。

  南亚是PP全球重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2023年南亚PP产能近636万吨/年、产量560万吨、消费量约812万吨,南亚为PP输入地,净进口量约252万吨。

  南亚PP供应大多分布在在印度,在南亚PP总能力中占比100%。南亚PP消费大多分布在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占比分别为85%、8%和5%,合计达98%。南亚PP消费以拉丝为主,占其消费总量的37%;其次为注塑和薄膜,占比分别为31%和20%。

  未来几年南亚地区将迎来一波扩能高潮,预计2024~2030年新增产能超过337万吨/年,扩能大多数来源于印度。2030年地区内PP供需缺口将在427万吨左右。

  未来南亚PP在拉丝消费领域占比下降,薄膜领域占比提升,其他领域占比呈稳定趋势。

  南亚聚丙烯消费的快速提升,与印度的快速发展关系紧密。目前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经济提高速度为7.7%。如同我国近年来的快速地发展一样,印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有三大优势。一是年轻人口众多,因此消费力旺盛和劳动力充裕,其平均岁数仅27岁,比我国平均岁数少10岁,而且人均工资仅为我国的1/4,很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好很多塑料制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城镇化快速推进,在1950年,印度的城镇化率为17%,目前印度的城镇化率为32.8%,未来城镇化率还将继续提高,城镇化将带动至少60个行业向前发展,大大拉动聚丙烯薄膜、拉丝、注塑产品消费。三是工业化规模优势逐渐显现,目前印度互联网普及率50%,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1.5亿部。印度独角兽企业居全球第三,是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基地,还拥有5000亿美元食品技术和处理市场规模、4000亿美元药品市场规模,庞大的工业基础将极大拉动PP消费。

  非洲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PP消费地区之一,2023年非洲PP产能近148万吨/年、产量114万吨、消费量约231万吨、非洲为PP输入地,净进口量约117万吨。

  非洲PP供应大多分布在在南非、埃及和尼日利亚,占比分别为51%、40%和9%,合计达100%。

  非洲PP消费大多分布在在埃及、南非和尼日利亚,在非洲PP总能力中的占比分别为23%、17%、15%,合计达55%。

  非洲PP消费以拉丝为主,占其消费总量的40%;其次为注塑和薄膜,占比分别为30%和11%。

  预计2024~2030年非洲PP新增产能超过89万吨/年。2030年地区内PP供需缺口将在71万吨左右。

  未来非洲PP在拉丝领域的应用量增速将慢于其他领域,其他领域占比呈上升或稳定趋势。

  非洲未来聚丙烯需求量开始上涨大多数来源于三大“火车头”,分别是埃及、南非和尼日利亚。埃及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52.3亿美元,人口约为1.13亿。该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济多样化,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重要的贡献者,吸引了数百万游客体验金字塔和寺庙,对薄壁注塑、拉丝和薄膜等类型聚丙烯需求旺盛,聚丙烯消费占非洲约1/4。2023年,南非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57.1亿美元,人口6100万,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南非拥有蒸蒸日上的采矿业、制造业和不断崛起的科技产业,使得其聚丙烯消费量位居非洲第二。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73.8亿美元,人口超过2.25亿。其经济主要由石油出口驱动,这使其对全球油价变化很敏感。尽管如此,尼日利亚拥有蒸蒸日上的服务业、年轻的人口和多样化的可能性,聚丙烯消费量非洲第三,未来潜力巨大。

  2023年南美PP产能近298万吨/年、产量208万吨、消费量约293万吨,南美为PP输入地,净进口量约85万吨。

  南美PP供应大多分布在在巴西、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占比分别为62%、19%和10%,合计达91%。

  南美PP消费大多分布在在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和秘鲁,在南美PP总消费中的占比分别为55%、10%、9%和9%,合计达83%。

  南美资源禀赋丰富,一些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工业化进程,鼓励发展制造业和加工业,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对PP等原材料的需求。同时,南美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和贸易便利化措施也为聚丙烯进口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此外,随着南美地区中产阶级人口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对高品质、高性能PP的需求将不断的提高。这些为具有技术优势、品质优势和服务优势的PP生产、出口公司可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3年,东北亚PP产能全球占比达50%;北美产能占全球的10%;西欧由于能源成本上升,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13%下降到2023年的9%。

  2023年,疫情后全球贸易复苏,PP贸易增速由2022年的-3.86%转为2023年的0.61%,增速加快,但与疫情前还有差距,预计2024年贸易量会大幅回升。从我国PP出口视角看,东南亚的优势是有刚性需求、关税低;劣势是越南市场利润已被压缩,泰国、菲律宾、越南当地企业实力不可以小看。南亚市场优势是需求缺口在快速扩大;劣势是必须要格外注意信用风险。非洲地区优势是投产较少,是净进口市场;劣势是营商环境有改善空间。南美地区优势是进口稳定且价格较高;劣势是获客难度大,受海运运费影响大。

  2023年,东北亚地区仍然是全球PP主要消费地,占比48%。北美、西欧地区占比分别为10%和9%。这还在于美国作为全球技术与经济巨头,正步入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流向塑料制造业的资本慢慢地减少,PP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导致PP表观消费量下降。而欧洲低碳转型加速,本土化工产能降低,导致PP表观消费量下降。南亚地区消费占比提升到9%,主要因为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消费能力逐步增加。

  2023年全球PP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注塑、薄膜及片材、拉丝及纤维四大领域,合计消费量在全球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达94%。

  预计到2030年,全球PP产能达13638万吨/年,其中东北亚产能达7288万吨/年,其后是中东、北美和东南亚,产能分别为1226万吨/年、1053万吨/年、1032万吨/年。2030年PP全球消费量预计为10711万吨,其中东北亚4974万吨、南亚1400万吨、非洲850万吨。

  未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对编织袋等需求的迅速增加,拉丝料在PP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注塑占比有所下滑,其他领域占比保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