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菏泽定陶区,一幅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革新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近日,大众网记者对山东赛托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进行实地采访,探寻它们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显著工作成效以及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记者走进了山东赛托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在生物科技领域保持领头羊,公司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加速研发进程、提高生产质量和优化企业管理。
在公司的大数据中心,能够正常的看到巨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生产、销售、库存等各项数据。通过对这一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
据了解,近年来,公司对发酵、合成、能源、动力、办公等系统来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即发酵系统智能化控制改造,实现了一键式灭菌,可根据PH等工艺变动情况,自动调节加酸、加碱、补料等,发酵全过程实现了工艺智能化控制。经过改造,不仅降低了人的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而且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发酵转化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物合成智能化改造,建成2套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对车间危险工艺进行实时预警,并切断危险反应,最大限度降低车间安全风险;对斯瑞药业“氟化”“氧化”“氯化”危险工艺进行智能化改造。
据介绍,公司从物料储罐上料、自动控温加热、流量监控到蒸汽负荷、馏分分离、成品采集等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本质安全,极大降低了人为失误带来的工艺风险;建设了能源管控系统平台,涵盖了公司各工厂的用能数据管理,该平台包含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能源管理系统(PEMS)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公司水、电、汽、气的用能数据来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对6个耗能较大的位点进行了精准节能改造,节能率均超20%,使能源供应与能源消耗始终处在最经济运行状态。
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着成本控制、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等诸多挑战。传统的生产模式依赖大量人力,在生产环节的精准度和速度上存在瓶颈。为突破这些局限,公司毅然决定踏上智能化改造之路。
在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从多方面着手。据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玲介绍,2023年,公司投资1.2亿元,进行企业5G信息化网络建设,应用到企业年产2万吨脱水蔬菜智能化分选生产线台智能化脱水蔬菜敏用AI分选机器人,采用5G网络专业工业相机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图像采集,通过训练好的模型算法实时进行图像检测与识别,并及时快速地将检测出的杂质及不良品剔除。
此外,脱水蔬菜分选机器人客户端软件增加图片采集和上传功能,便于现场操作人员对新增的不良品或异物品类进行样本采集。5G网络站点平台端可远程升级模型算法,实现公司脱水蔬菜产品智能信息化生产。生产设备通过智能化信息系统一站式整合原材料检验、生产的全部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流程,形成产品完善的质量检验和控制体系。
“智能化脱水蔬菜敏用AI分选机器人的现场数据采用5G网络实时数据上传至ERP系统,自动判断原料及产品是不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全流程信息化减少了重复工作的出现,生产速度和工作效率随之提升,产能提高了60%左右,人力成本节省30%以上,并大幅度提高了质检的效率和产品合格率。”李佳玲说道,“能够实时监测物料的湿度、温度等关键参数,并将数据反馈至中央控制管理系统。”
记者走进生产车间,透过玻璃,能够正常的看到车间内智能化的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曾经依赖大量人工操作的生产环节,如今已被高效精准的自动化生产线所取代。“从日本而来的一个商家,第二次考察便与公司签订了7000吨的脱水蔬菜。商家考察的点主要是土壤情况、种植情况、车间运转情况等。”李佳玲介绍道。
经过智能化改造,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成功的重点是立足企业自身真实的情况,不盲目跟风。在改造过程中,公司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先从关键生产环节入手,逐步向整个生产流程拓展。如今,公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产品质量更稳定可靠,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成绩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不断引进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提升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管理能力,确保智能化改造的顺利推进。
山东赛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实践,为定陶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一定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无论是传统食品加工行业还是高科技生物领域,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两家企业的成功转型表明,创新不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一样能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不单单是技术的应用,更需要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流程相融合。企业要建立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同时,要注重技术的持续更新和优化,确保企业始终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